北京中考录取率改革(解析观北京中考有感教育观要变了)

我回到美丽的大广州怀抱了。

假期嘛,就应该过成假期的样子,过去十天处于半与世隔绝状态,社交媒体没怎么看,热点没关注,文章也没写,群也很少留意。

广州中考还得等几天才放榜,但国内很多地区已经陆续有消息了,今天花了不少时间关注了一下,尤其是北京的情况。

你们应该也有所耳闻了。

北京中考满分660分,考655分以上的学生有877人,其中海淀区517人,朝阳区127人。全市10.09万人中考,4.98万人分数在600分以上,占比接近一半。

当然,你看到有段子说600分读职校,那是不存在的。五五分流,并没有发生在首都。下图为2021年北京各区高中录取率。

-1

至于喜报什么的,用的是满

段子满天飞,就不放了,我也没法评价,奈何本人没文化,只能说一句牛逼。

有人说,北京中考拼的是细心。

嗯,你没错,但又不是完全对。

北京中考拼的是加分。加分四档:+20分,+10分,+5分,+0分(优先录取)。

从公示信息来看,今年北京中考加20分91人,加分原因未披露;加10分314人,其中274人加分原因未披露;加5分127人;优先录取1412人,其中1401人原因未披露。

这只是其中一个阴谋论,还有各种各样的。别说我不是北京人无从证实,就算是我也没辙,就不浪费心神了。

不如探讨一下中考极端简单这个现象背后的导向。

惯例,有人给命题者送去了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。

但其实,稍微想一下就知道,这不是命题者的问题。近两年,难度大降,高分扎堆的情况,出现在多个地区,天津、杭州、广东、上海等多地均是如此。只是“难度大降+海淀家长”的组合,才出现了引爆话题的效果。

一地如此是偶然,多地如此显然是有意而为之。

正常逻辑上来说,中考试题简单,可能是希望降低补课的作用,从而引导大家减少补课,达到“双减”的目标。

并且从多地的命题和呈现出来的结果来看,这力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。

乐观地说,持续下去的话,这个目的是能够达到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拼了老命地通过补课来“卷”是无用功,得不偿失,进而把金钱和时间花费在其他地方。

另外还有一些副效果——例如学位(区)房是否会式微,公办的相对廉价的教育逐渐收回曾经被私立学校把持的失地,教育整体更加迈向均衡等等。这些能否实现,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。

这是我个人认为的理想化的结果,它将提升资源利用率,提升普通民众幸福感,真正让素质教育达到一个新高度。

但是,如果事情能够那么顺利,做就是了,还讨论个啥?

显然,这当中的阻力很大,不确定性更大,尤其是实施的头几年。

很多我们能想到的,不能想到的情况可能会发生。

比如就北京这个夸张的分数本身而言,一个小失误足以断送名校梦。

往小了讲,能选拔出来的可能只是学习认真,态度端正,细心严谨的学生,可能会埋没不少思维敏捷,后劲足的孩子,以及一些偏科奇才。

往大了想,会不会导致后来者以此为导向,通过无穷无尽的反复机械练习,力求做到在相对简单的考试体系内的高分,却不重视综合能力或是思维的锻炼呢?

我不知道,同样只能留给时间。

作为参与者,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政策,只能适应。

作为普通人,我们没有办法谋全局,只能谋一域。

作为家长,我们只能协助孩子选择一条相对合适且舒适的路。

因此,学会在很可能已经渐露雏形的新规则下趋利避害,作出有别于以往的考虑和选择,是一个值得家长们探讨的课题。

看到这里,我知道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,这个坑叫做:什么是利,什么是害,怎样趋利避害?

这又是一个非常非常深度的话题,我也是有点模糊的,有点想法,但还没能够整理出个所以然,也就没法在这里三言两语讲清楚。

过去,我们时刻关注竞争形势,关注竞争对手。未来,我们或许应该把思考和培养的重心放在“我希望我的孩子怎样成长”上来。

这个坑,我暂时填不上,给我点时间。

最后,我还是要再次感叹一句,广州的整个教育环境,纵使有很多不足之处,但整体而言真的是非常友好的。
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学习巴巴网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ushibaba.com/49523
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学习巴巴网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
(0)
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10:40:22
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10:44:13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